麻城市歧亭镇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
首页 人大概况 组织机构 工作制度 意见征集 代表亮身份 市联络站
麻城市歧亭镇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 | 代表履职
【代表风采】荒山变基地,漫山茶花为谁笑——麻城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姚秋宝
日期: 2023-11-17 10:54:26
发布人:
点击量:

人物简介:姚秋宝,男,1961年8月出生,歧亭镇砚池村人。湖北省宝典茶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。现任麻城市第十届人大代表,歧亭镇乡贤理事会副会长,歧亭镇商会监事会监事。

走进麻城、红安、新洲交界的一个偏僻的地方——湖北麻城歧亭镇袁家湾村,你会看到满山遍野的油茶树。每到“霜降”前后 ,这里你呼我应,热闹非凡。采茶籽的,卖茶籽的,山上、路上到处都是人。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,更是一幅美丽的画面。每个采茶籽的,只要想着这一天又能挣个上百块,心里就比喝了蜜还甜。看着饱实的茶籽,听着漫山遍野的欢呼声,心里最甜的莫过于茶油种植基地的创始人——姚秋宝。

       

      站在人群中, 姚秋宝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:厚重,朴实,低调。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平凡的人,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,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。

姚秋宝,歧亭镇砚池村人。他在2014年投资200多万,成立了湖北省宝典茶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“杏花湖”是公司产品的注册商标,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“麻城茶油”原产地保护。他的宝典公司集收购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,拥有自主研发的纯低温冷榨技术制取茶油生产线,拥有发明专利2项,拥有油茶种植基地1400亩。具备年处理油茶籽3000吨的生产能力,享有自营出口权,每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。姚秋宝变废为宝的事迹,早在2019年就被麻城电视台采访过。2020年荣获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。

姚秋宝最初并不是做油茶生意的。他初中毕业后,开始在武汉当工人。可惜不多时工厂倒闭,他便去新疆做生意。他在外打拼虽能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,却无暇照顾到家人,无法顾及日渐衰老的双亲和正在读书的孩子,尤其是无法释解浓浓的乡愁,让他毅然选择了回乡发展。有着商业头脑的姚秋宝,看到乡民种植的油茶无处销售, 便萌生了开办茶油加工作坊的想法。从此,他与故土、与油茶结缘了。

他的公司,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省级知名企业,拥有上千亩的油茶基地。这一路走来,有成功的喜悦,更有创业的艰辛。然而“成功的花,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!”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当初创业的艰难呢?

2015年到2016年是创业的前期。当时说好一起投资的好友由于对前景的不看好,突然撤资。刚刚投资200多万的新厂,由于资金的短缺,一时陷入了困境。

姚秋宝说:“我把厂房建起来后,手里的周转资金只有不到七万元。收购老百姓的茶籽,只能先赊着,打欠条,等油卖出去再付款。为了节约成本,我自己开车去拖货。请不起工人,我和老伴自己榨油,自己销售。为了赶进度,我俩经常通宵地做事。那个时候难啊,真是难啊!在最艰难时,村民给了我充分的信任,镇政府也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。镇里为了缓解我的压力,为了维系厂里的运转,主动帮我筹到了10万元,还帮我争取了“农村小额贷款”的指标。我也积极地发动周边的用户,动员他们融资我们的公司。有了政府的帮助,有了群众的信任,工厂历经了三年的艰难困苦,才慢慢地有了起色。2020年防疫抗疫之时,市政府到岐亭镇抗疫督查,走访到袁家湾村,看到这个偏远的山村有着上千亩的荒山,便鼓励我变荒山为宝地——种植油茶。在镇府的大力支持下,我又开垦出1400余亩的油茶基地。一直做到现在,总算能松下紧绷的神经了。”说到这儿,朴实的姚秋宝微笑着,轻轻舒了一口气。



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发家致富的姚秋宝,始终忘不了艰难之时,政府的扶持、老百姓的信任。聪明勤奋的他,没有满足于日渐肥大的腰包,他想带着更多的人一起干。他深知,有的村民就像当年的自己那样,为了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,不得不背井离乡。 

“留守孩子真的是很可怜,我一直对我当年没能好好陪伴我的闺女心存愧疚。我不忍心看到有那么多的家庭,为了生活不得不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……”姚秋宝说。如何留住他们,如何带动村民一起致富,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。

姚秋宝怀着“人人都不可受穷”的信念,在油茶种植、生产过程中常年优先聘用贫困户。单单周边砚池村、杏花村、罗畈村就有30多人在厂里务工,累计发放工资20多万元,人均收入7500元。他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,还给他们买了全额社保。除了用工,他还帮助种植油料的贫困户免费加工。在决胜脱贫摘帽攻坚战期间,他的公司直接带动歧亭镇65户187人增收脱贫。

姚秋宝的油茶基地也给当地百姓上百人创造了灵活就业的机会。他每年向这些临时工人发放工资60~70万元。经济效益提起来了,他便鼓励当地贫困户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把钱存在自己公司里, 每年按效率实行分红。姚秋宝说:“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带动的贫困户高达32户,每户每年可分红五千元左右。” 

姚秋宝自2000年开始,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,让更多的人提升种植技术,安心留在家乡,每年在采摘和种植两季,专门聘请黄冈师范学院胡孝明教授给承包户免费传授油茶种植技术。岐亭镇所有油茶种植大户,每次来参训的人员,高达二三十人。每年春秋两季培训次数是五至六次。除了免费对他们进行油茶种植技术培训外,他还给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,利用电商把贫困户的山货卖到全国。他与歧亭镇12家油茶种植基地签订供需合同,间接带动1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。

 “姚总这是以一己之力,带动了整个岐亭镇的经济发展呀!”我们一行人不约而同地赞叹着。

姚秋宝从事油茶种植10余年,有着丰富的油茶种植经验。在政策帮扶、当地民众信任的基础下,他的公司早已步入正轨,日渐强大。雄关漫道真如铁,一路走来,他虽然有过迷茫,有过跌跌撞撞,但永不言弃、持之以恒地坚持,填补了当地油茶加工的空白。说到油茶基地,他的脸上总是挂满了笑容。

姚秋宝把厂房建在杏花村,每年向杏花村部上交近10万元的占地费。他在袁家湾有油茶基地1400多亩,另外又带动周边百姓种植油茶。他动员农民把边角地、闲置地都利用起来。现在整个歧亭镇油茶种植面积有一万多亩,今年计划超过二万亩。为了更好地发展产业,帮助更多的乡民,创造更大的价值,他又在砚池村征了十七八亩地,准备建二期厂房。他计划在大胜山村扩建基地500~600亩来深耕油茶茶叶。

麻城人种油茶的很多,但能把油茶种植发展成一种产业,并能荣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称号,尤其是能取得2项发明专利的人不多。作为麻城市油茶种植大户的姚秋宝,积极创建茶油生产示范基地,有序扩大油茶种植规模,流转群众闲置土地,吸纳群众务工,为本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。

疫情期间,他第一时间捐款、捐物,主动请战,驾驶私家货车积极参与志愿服务,一人一车,在麻城、歧亭之间来回穿梭分发转运各类物资、到市防指办理群众返岗手续、到集中医学观察点送东西等等,忙的不亦乐乎。他说:“我不是共产党员,但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歧亭人,为家乡疫情防控出把力,我心甘情愿,谈什么报酬呢?在我经营企业的同时,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!为国家,为乡亲做些事责无旁贷。”

姚秋宝多年来力所能及的投身公益事业,在依法办好企业,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,更把企业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担当起来。在全镇乡村振兴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,广泛收集群众意见,积极协助镇村干部想办法、出主意、找对策、化纠纷,全力做好群众工作,为全镇经济社会和谐稳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