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耕基层沃土 厚植为民情怀
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,没有惊天感人的丰功伟绩,关键时刻,他助人于急需,救人于危难,点滴细节中,爱心的种子拔节生长,嘘寒问暖间,友善的大树叶茂枝繁。在平凡的岗位上,他用炙热的故事诠释人生,用务实的行动抒写担当,他就是黄梅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、柳林乡第十届人大代表,柳林乡塔畈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王健华。
维护平安稳定,他冲锋在前,勇挑重担。自上任以来,王健华就把维护一方平安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,2015年该村1组村民王某某在建筑工地坠楼身亡,其家属与建筑方发生严重纠纷,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不到十天的王健华,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,毅然赶到现场参与协商谈判,最终妥善解决。次年,该村11组村民汪某某在高速路口被货车撞亡,他连夜赶到现场参与调处,安抚家属,避免群体上访事件。同时,他还做深基层矛盾调节“小窗口”,借鉴学习“枫桥经验”的好经验好做法,协调解决群众房屋建设、宅基地纠纷、婚姻矛盾等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矛盾调处工作。今年来,共受理各项矛盾纠纷10余起,调解成功率100%,打通联系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动实现群众纠纷化解“最多跑一地”。塔畈村四周环山,森林防火形式十分严峻,每年王建华带领村组代表挨家挨户开展防火宣传,带头在山林、地头开展防火巡查。曾在一次森林灭火中,为确保残存火星彻底熄灭,在凌晨1点,王建华带领村干部,从山顶密林逆势而下,在半山腰处将零星火点全部扑灭。当时,他的眉毛、头发全被烧糊,家人见状心痛不已。守好一方土、惠泽一方民,他用行动和担当守住了地方平安,维护了群众利益。
致力乡村发展,他用心谋划,勇于作为。塔畈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,共计668户2676人,是全乡东部大门。为改变村级落后面貌,王健华积极谋划,多方奔走,誓让穷山蝶变换羽。对外,通过跑项目争取资金为全村的老百姓修通村主干道10公里,通组公路全部实现硬化。对内,积极抢抓农田建设黄金期,扎实推进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,将“粮田”变“良田”。村里还积极开拓资源,建立“合作社+市场主体+农户+基地”利益连接机制,吸纳脱贫户、弱势群体等30余人务工,用劳务工资和盈利分红调动社员的积极性,年人均工资达到6千元左右,村集体每年提取分红1.2万元。为盘活山地资源,他积极引进能人回乡创业,开发蓝莓基地300亩,茶叶基地150亩,油茶基地500亩,楠竹基地600亩,板栗基地150亩,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。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,吸引能人投资建设甲骨文汉字文化传承馆,以汉字文化传承为根基,带动周边旅游发展。如今,塔畈美丽乡村建设已初具雏形,春日阳光下,道路干净整洁,花木郁郁葱葱,两旁的房屋鳞次栉比,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跃然纸上。
密切联系群众,他躬身入局,为民解忧。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,作为一名人大代表,在履职过程中,王健华坚持心往下沉、脚往下走、力向下使。他深知,只有真正扎根到群众中,广泛深入与群众沟通交流,才能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。在代表履职走访视察中,他了解到村6组有一条200余米的断头路,因农户矛盾长年失修,到下雨天周边群众怨声载道。深入开展调研后,他立即向乡人大主席团反映,建议将该路纳入民生实施项目实施,并亲自协调施工过程中的矛盾,2020年6月该道路硬化顺利完工,深得人民群众的赞誉。2022年又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100万元,加大对村组自来水应用工程的改造项目,提升全村供水保障能力。同时,充分发挥“家站点”平台民意汇聚作用,王健华定期开展村组代表联席会,以“小站点”撬动“大治理”,在人居环境整治、“三留守”人员、特殊群体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方面,组织联络站的10名乡级人大代表通过联络站接待、走访群众600余人次,共收集意见建议12余条,形成书面代表建议6件,办结事项10个。
初心照亮前路,使命笃定前行。作为一名基层干部,王健华无私无畏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,用奉献和担当谱写着人大代表奋进之歌。